当前位置:首页 > 五步蛇 >

五步蛇的详细资料和生活习性?

时间:2022-09-28 来源:毒蛇网 作者:养蛇达人 点击:0

   导读:五步蛇是剧毒的毒蛇,含有恐怖的血循毒毒液,五步蛇产地民间都有“五步倒”、“七步倒”的叫法,也就是说被咬伤走五步就会倒下死亡!当然这是一种夸张的比喻,这也充分说明五步蛇的毒性。实际中被五步蛇咬伤非死即伤!真的很恐怖。有蛇友问五步蛇的详细资料和生活习性?下面毒蛇网小编来分享给大家:

1

五步蛇资料:

   五步蛇学名尖吻蝮蛇,是我国特有的毒蛇品种,国外也就是和我国相邻的南亚国家有少量分布,且也都是在我国边境活动。

   五步蛇是蛇亚目蝰蛇科蝮亚科下的一个有毒单型蛇,属下尖吻蝮的幼蛇只有尖吻蝮一个品种。尖吻蝮又称百步蛇、五步蛇、七步蛇、蕲蛇、山谷虌、百花蛇、中华蝮等,是亚洲地区内相当著名的蛇种,尤其在台湾及华南一带更是自古已备受重视的蛇类。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。

   2020年9月,国家林草局发布了《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》,对尖吻蝮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养殖活动,允许用于药用、展示、科研等非食用性目的的养殖。现在还是有一些人养殖五步蛇,提供药用。

2

五步蛇特征:

   五步蛇和其他毒蛇之间很容易区分,它们有着翘起的鼻子,头部硕大的三角形,看到都恐怖。五步蛇全长120—150厘米,大者可达200厘米以上。头大呈三角形,与颈部可明显区分,有长管牙。吻端由鼻间鳞与吻鳞尖出形成一上翘的突起;鼻孔与眼之闻有一椭圆形颊窝,它是热测位器。背鳞具强棱21(23)—21(23)17(19)行。腹鳞157—171。尾下鳞52—60,前段约20枚定为单行或杂以个别成对的,尾后段为双行,末端鳞片角质化程度较高,形成一尖出硬物,称“佛指甲”。

   生活时背面棕黑色,头侧土黄色,二色截然分明,体背棕褐色或稍带绿色,其上具灰白色大方形斑块17—19个,尾部3—5个,此斑由左右两侧大三角斑在背正中合拢形成,偶尔也有交错摆列的,斑块边缘色深,腹面乳白色,咽喉部有排列不规则的小黑点,腹部中央和两侧有大黑斑。

3

五步蛇生活习性:

   五步蛇生活在海拔100—1400米的山区或丘陵地带。大多栖息在300—800米的山谷溪涧附近,偶尔也进入山区村宅,出没于厨房与卧室之中,与森林息息相关。炎热天气,尖吻蝮进入山谷溪流边的岩石、草丛、树根下的阴凉处渡夏,冬天在向阳山坡的石缝及土洞中越冬。

   尖吻蝮年活动周期自惊蜇至大雪约为9个月,影响活动的主要因子是温度、湿度及食物。气温20—30℃时,活动最频繁,气温高达35—38℃时,多向水边集中。在夜间用松把照明较为敏感并对火把有攻击反应,用手电筒照时几乎无明显趋温倾向。

   尖吻蝮在山坞的分布,和棘胸蛙的分布、数量有关系。剖胃亦见有黄胸鼠,说明尖吻蝮进入人房。另见有吞食后排出的鸟羽,经鉴定为绿啄木鸟。在蛇池中投饲青蛙及小白鼠,并曾见幼蛇捕捉直翅目昆虫灶马为食。

   尖吻蝮其中一个为人熟知的名字是“百步蛇”,意指人类只要曾被尖吻蝮所咬,脚下踏出一百步内必然会毒发身亡,以显示尖吻蝮的咬击实在奇毒无比;有些地方更称尖吻蝮为“五步蛇”,进一步夸大其毒素的威力。该蛇种的毒液的单位上的毒性(对小白鼠之LD50值)并不强烈,但并不妨碍该蛇种在事实上具有较大的危险性(此蛇毒性大于眼镜蛇,在湖南辰溪石碧乡一带被此蛇咬伤者基本都死亡了,而被眼镜蛇咬伤者基本都能救活)。


   声明: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与我们联系,。 上一页     下一页

   温馨提示:保护野生动物,杜绝野味,人人有责,它们不属于餐桌!
  • 下载app
     扫描二维码下载APP
  • 微信关注
     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
  • 广而告之

    广而告之


  • 毒蛇网:皖ICP备13012650号
  • 网站安全